关于帕金森病,你需要知道这些!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因脑部神经元变性引起。作为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变性病,在我国,大约有超过300万的帕金森病患者,其中65岁以上中老年人发病率为1.7%。
帕金森病会对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出现哪些"信号"就要警惕?如何实现早诊早治?
身体出现这些“信号”,就要引起重视
由于帕金森病起病的隐匿性,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率仅有26%,因此许多帕金森病患者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治疗时机。
临床实践研究发现,症状的及时识别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的关键和基础,可以避免延误治疗。
识别帕金森病主要有四种症状,也是医生们常说的运动症状:
01抖:患者总是颤抖,手、腿不自觉的抖动,但头部抖动很少见。抖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行走或安静的时候出现抖动,拿东西或活动的时候反而减轻。
02慢:动作反应变慢了,走路不怎么摆臂,穿衣系扣子不那么灵活了,面部表情也僵硬了,说话时的语速变慢了。
03僵:肌肉很僵硬不自然,类似头部前倾、躯干俯屈等。
04倒:患者的姿势和平衡能力也下降了,走路的步伐变
小了,感觉是拖着腿走路,坐卧起立等姿势变化时也更加困难了,当然,这个现象往往是疾病中晚期出现,早期甚少发生。
在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症状中,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最大的是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产生该症状群的主要原因是肌张力增高,合理规范的使用抗帕金森药物可以有效改善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但帕金森病是逐渐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药物调整后的3~5年,该病的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症状又会加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因此药物也需要调整。药物调整前需要进行准确的病情评估,需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静止性震颤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该症状主要出现在安静状态下,而在相应肢体活动后静止性震颤消失,因而对日常生活运动影响较小。但静止性震颤影响个人形象,尤其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对患者自身造成心理负担,引起患者心理障碍,产生心理恐惧,因而静止性震颤的患者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静止性震颤可以通过合理规范的药物治疗缓解,也可以通过手或下肢的运动,如手拿握力器、核桃及串珠等活动,有效避免静止性震颤的出现。
哪些人群易患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的病因目前仍不明确,国际上还没有公认的、毫无争议的研究确切指出帕金森病的致病原因。
01若年轻时过多的接触杀虫剂和除草剂,那么罹患帕金森病的概率会很大。
02工作压力大,大脑长期紧张运转得不到休息的白领们。03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的老年人,如酗酒抽烟、饮食不规
律不健康等。
04当然还有10%左右的遗传因素。
帕金森病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疾病对身体的影响是整体的、系统的,且随着时间,其影响会越来越重、越来越多。
简单来说,疾病从上到下:影响患者的大脑,脑子变得不那么灵活了;影响嗅觉、吞咽功能等;影响胃肠道功能,影响食物的吸收,吃不好那免疫力就下降了,其他疾病也容易找上门;影响腿脚,走路不灵便,容易摔倒骨折等。
避免压抑焦虑、增强体育运动 ,全面全程管理实现"精准治疗"
作为一种慢性病,帕金森病多数患者的病程都在十年以上,需要终身治疗,目前没有彻底治愈的办法,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针对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应采取全面综合的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等。
帕金森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项
01患者应注意规律复诊,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能自行减停药;同时,配合康复锻炼,比如:太极拳,散步等,但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量。
02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均衡饮食、多吃高纤维的食物,适当食用蛋白质类,要多喝水;患者在起居方面,为了防止摔倒,在家中安装防摔防滑的设备,吃饭喝水也配有防抖防洒的勺子和水杯等,睡觉的床垫也要软硬适中,太软不利于患者翻身起床。
03如果能外出活动,尽量多出去,多与人聊天,避免产生负面消极情绪。外出务必要有人陪伴,不能独自外出。
04患者和家属都要正确面对疾病,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疾病治疗的重要部分。
日常如何预防帕金森病?
01帕金森病与工作环境有较大关系,从事接触重金属、放射线污染的、要避免接触杀虫剂、除草剂、农药等有毒化学药品;空气环境比较差,比如汽车尾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较多有毒气体,也会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生,建议远离这样的环境或做好防护。
02要有意识地避免精神疲劳,放松身心,如果最近精神压力特别大、用脑过多,容易导致脑细胞的提早衰老罢工;可以适当运动,比如散步、慢走、骑车等,均可以有效预防帕金森的发生。
03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可以有效降低帕金森的发病概率,疾病发生和心理情绪有着一定的关联,心理调理的方式也可以预防帕金森。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