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请收好这份秋季饮食养生小贴士!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食疗养生能因时制宜、辨体施膳。秋季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饮食上若能顺应时节调整,既能缓解“秋燥”不适,也能为过冬打下好底子。这份结合现代营养学与传统养生逻辑的小贴士,从“避坑”到“推荐”,帮你科学吃对秋天。
一、先避坑:秋季饮食的3个“饮食误区”
不少人觉得“秋天要补”,但盲目吃喝反而伤身体,这3个误区一定要避开:
1.忌过饱:秋季食欲回升,但需控制食量,每餐七八分饱,防止积食腹胀。
2.忌贪凉:少喝冰饮、少吃冰水果,以免刺激肠胃,引发腹泻或消化不良。
3.忌过燥:少吃油炸、烧烤、饼干等干燥零食,避免加重体内津液流失。
二、重点抓:秋季饮食的“3个核心原则”
秋季饮食养生核心在于滋阴润燥、健脾益胃、平衡阴阳。
1.“润”字当头,防秋燥
秋季干燥易导致口干、喉咙痛、皮肤痒,饮食上优先选“滋阴润燥”的食材,以减轻身体水分流失。
2.“平”衡为主,忌“过”
少吃辛辣刺激(如辣椒、生姜)、油炸上火的食物,避免加重“秋燥”;也别过量吃寒凉食物(如螃蟹、苦瓜),防止损伤脾胃阳气。
3.“补”而不腻,重营养
秋季进补以“清补、平补”为主,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蛋)和应季蔬果,避免“大补特补”导致消化不良。
三、照着吃:秋季“黄金食材清单”
1.润燥养肺首选(缓解口干、咳嗽)
(1)白色食材:中医认为“白色入肺”,秋季多吃白色食物有助于滋阴润燥、养肺护肺:银耳(煮羹加百合,润燥不甜腻)、莲藕(清炒或煮汤,生藕清热、熟藕健脾)、山药(蒸食或煮粥,养脾胃还能补肺气)、白萝卜(有“小人参”之称,可润肺化痰、消食通便)。
(2)应季水果:秋梨(润肺止咳、清热生津)、柚子(含维生素C,但空腹别多吃)葡萄(滋阴生津,带皮吃还能补花青素)、柿子(熟柿子可润肺,但别和螃蟹、高蛋白食物同食,易形成“胃柿石”)。
2.健脾养胃必吃(适合肠胃敏感人群)
(1)主食类:小米(煮粥养胃,适合秋季晨起吃)、南瓜(蒸食或做汤,含果胶,能保护胃黏膜)、芡实(和莲子、大米同煮,健脾祛湿,适合秋季湿气重的人)。
(2)蔬菜类:胡萝卜(清炒或炖汤,保护肠胃黏膜)、卷心菜(凉拌或煮软,适合胃炎、胃溃疡患者)。
3.增强抵抗力优选(应对温差、防感冒)
(1)优质蛋白:鲈鱼(清蒸最佳,低脂高蛋白,易消化)、鸡肉(去皮炖汤,搭配红枣、枸杞,补气血不油腻)、豆腐(植物蛋白丰富,适合素食者或消化弱的老人)。
(2)高纤维蔬菜:西兰花(清炒或焯水,增强抵抗力)、芹菜(凉拌或炒香干,能促进肠道蠕动,预防秋季便秘)。
秋季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时节、贴合身体需求。不用追求复杂的“养生方”,把应季食材吃对、吃适量,就是最实用的健康之道。
文稿:肖俊华/兰佳欣
参考文献:
[1] 张楠,邵伟,许鹏光,等.中医食疗养生防治皮肤病探析[J].西部中医药,2025,38(5):17-20.
[2] 景奕飞,康德强,万汀峤,等.药食同源饮食营养研究——中医饮食养生探微[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18):11-12.
[3] 姚新,宋阳.中医养生与食疗[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2.
[4] 尹倩,曾剑锋,蒋力生.中医食疗养生应用特点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4):2378-2380.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