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钟声即将伴随着冬日刺骨的寒风渐渐敲响。一年的过往,在此刻如雪一般慢慢融化,慢慢模糊,但总有那一缕缕难忘的记忆,仿佛刻在脑海里,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曾住在26床的曾老师,众人口中的他曾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民教师,教育出的学生在各行各业都小有成就,也算是桃李满天下。当时的我,对人们口中曾老师的形象有些不以为然,因为我无法想象一个每天脾气暴躁、拒自己的亲人及医护人员于千里之外的人,一个看起来是那么孤傲的一个人,能和一名优秀、卓越的教师联系起来。
那天,暖暖的阳光透过病房外银杏树叶的缝隙在淡蓝色的床单上投下清澈的光芒,那么柔和、轻盈……曾老师的病情再次恶化,我们科室随即快速响应,全力抢救,那一刻,没有人记得他因为电视遥控器没有电池埋怨查房医生不注重细节,也没有人还记得他因为一次输液没有一针见血就十分严厉地教育护士应该勤练技术,我们和以前的每一次抢救一样,坚定的站在病人的身前,用尽最大的努力,直面死神黑色的镰刀,希望把他们从这个邪恶之神的手里抢回来!可是这一次,我们输了,曾老师没能够再回来继续“教育”我们……

曾老师的家属提着水果来到科室,手臂黑色的臂环、胸前的白花,让人肃然起敬,他们逐一给科室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鞠躬道歉,并表达了深深的谢意。从他们口中我才得知,曾老师原来是一位积极阳光、充满热情、对教育事业尽心尽责并且年年获得市、区两级教体局表彰的优秀教师,但是突如其来的病魔夺走了这个桃李天下的暮暮中年人的一切。长时间的血液透析、住院治疗,也磨灭了他向往世界、炙热又坚定的心。一个封闭内心、厌世易怒的曾老师,就这样成为了我们熟知的那个人。他一生该是怎样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殚精竭虑,才能享有世人一句“优秀教师”的称谓,曾老师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在那三尺讲台传道受业,为更多迷茫的孩子讲诉人生真谛,奈何病魔将这一切变成了无尽的遗憾、懊恼······
当时光的指针渐渐指向尽头,生死离别成为现实,生命的脆弱像是被一阵风吹过的烛火,摇曳不定。我仿佛读懂了曾老师的一生,更体会到一个如曾老师一般的人在面临病魔折磨时的痛苦、煎熬、遗憾和失落。而我们有时候只看到了患者表面的情绪和表现,因此会有不理解、甚至责备,却鲜少去了解这个表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然而只有真正做到与患共情,才能给予最好的人文照护,才能使护理更有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