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分享』第644期
发布时间:2021-04-09 00:00
本文来源: 事业发展部
分享到:
(一)4月6日上午中国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大连市中心医院举行。中国医科大学与大连市中心医院合作协议的签署,开启了校院发展进步的新篇章。今后校院双方要以教学医院和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为纽带,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二)为进一步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促合理用药。《通知》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充分认识做好抗微生物药物管理的重要性;二是统筹部署推进,全面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管理;三是完善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四是立足多学科协作,提高感染性疾病诊疗能力;五是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全民合理用药意识。
(三)4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拓宽个人账户使用范围,允许家庭成员共济,可用于支付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以及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和医用耗材发生的由个人负担费用,探索用于家属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等个人缴费。
(四)日前,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2018-2019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肿瘤创新药,在1420家样本医院中,进院比例约为25%。这组数据引发了关于“创新药进医院难”的热议。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胡善联认为,在适当的样本医院范围内,医院药品的进院比例可以显示药品进院和使用情况,但不能作为评价药品可及性高低的唯一标准。
(五)全球首例!在纽约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埃里克·根登(Eric Genden)博士历时18小时,完成首例人体全气管移植术。数十年来,医学界都公认气管移植是不可能实现的。
(六)近日,巴西圣保罗州布坦坦研究所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与巴西合作研发的克尔来福新冠疫苗能够有效对抗在巴西、英国及南非出现的变异新冠病毒。
来源:健康界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